過度依戀是否有害

本文Tag標簽:過度依戀??

另我們頭疼的是女兒怎么會喜歡上襪子的?她的這種情節(jié)越來越濃,我們?nèi)绾巫霾拍茏屗H近我們多過親近襪子呢?

  一句話解讀

  在成長的過程中,每個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地對某種物品產(chǎn)生一定的依戀,這個可愛的小女孩選擇了襪子。

  這位可愛小女孩的怪癖,使得查爾斯·舒爾茨的漫畫《史努比》中的奈勒斯形象立時浮現(xiàn)在我的腦海。小男孩奈勒斯擁有獨特的“標志”——一條永不離身的毛毯。奈勒斯帶著這條毛毯上學(xué)、游戲、睡覺、甚至上臺演講,一旦毛毯離身,馬上渾身不自在,沒了自信也沒了風(fēng)采。

  在成長的過程中,每個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地對某種物品產(chǎn)生一定的依戀。有的孩子是紐扣,有的孩子可能是一條小毛巾。他們捻熟這些物品,經(jīng)常會對這些物品有成人難以理解的關(guān)注和依賴。但是,發(fā)展到《史努比》中奈勒斯那樣依戀毛毯、或者這位鐘情襪子的小女孩這般癡迷的著實不多。這種特定的依戀物品的習(xí)性的形成,如果追溯其成因的話,往往和孩子幼年經(jīng)歷中安全感的缺失相關(guān)連。

  解讀媽咪第一問:女兒為何會癡迷襪子?

  用襪子重新獲取安全感

  在生物界有個非常著名的“依戀”實驗。剛剛出生的小雞,如果把它放到鴨媽媽的身邊,它會一直跟著鴨媽媽,并且視鴨媽媽作母親。當依戀形成,再把它送回雞媽媽的身邊,它和雞媽媽也還是會疏離。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生命體在成長的最初階段,對母親有著特殊的親近和期待,這種期待也是對安全感的一種本能渴求。而一旦基于這種本能渴求所建立起來的依戀形成以后,很難改變。

  我們這位鐘情襪子的可愛女孩,在一歲的時候,離開了媽媽到奶奶家生活了半年。一年的養(yǎng)育,她對母親的聲音、語態(tài)、動作甚至身體的氣息都有了最初的感知后,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(huán)境,剎那間,原來形成的安全感會消失,她本能地從其他的人或物品中,建立新的安全感。在對她來說紛繁而混沌的環(huán)境里,她遇到了襪子。選擇襪子是偶然,而選擇是必然。

  解讀媽咪第二問:這種情節(jié)是否影響健康,它能消失嗎?

  重新建立親子依戀,“戀物”就會改善

  當孩子遇上襪子,什么時候可以消除這種“戀物”?“戀物”產(chǎn)生以后會不會影響孩子未來健康的成長?解鈴還需系鈴人,安全感的缺失必定需要安全感的補償。回到媽媽身邊,重新建立母女之間的依戀關(guān)系,是補償安全感的最好辦法;另外,進入幼兒園以后,尤其是真正融入到多彩的集體生活之中,“戀物”會有積極的轉(zhuǎn)移,小姑娘不是對襪子的興趣也越來越減弱了么!

  “戀物”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消極影響,而是“戀物”的源頭——安全感的缺失才是父母必須時刻關(guān)注的。當你的孩子突然對一件物品產(chǎn)生了特別的興趣,甚至須臾不可分離,這個時候父母應(yīng)注意兩個方面:

  ·要把對孩子“戀物”的煩惱轉(zhuǎn)化為生活的樂趣,并以此為親近了解孩子習(xí)性的契機,讓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建立穩(wěn)定的依戀關(guān)系;

  ·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關(guān)系,尋找安全感缺失的原因,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